
2024年9月30日,一场旨在深化川渝两地两校非通用专业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调研在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一流专业(泰语)负责人李萍教授领队,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系教师林青(Jiratchaya Namwong)和王五(Tanongsak Mitporn)随行,共同探访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和交流各自在非通用语种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实践。
李萍教授首先阐明了此次调研的背景、介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与泰国研究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代表调研组提出了本次调研的问题。她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希望能够与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进一步推动川渝两地非通用语专业教育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共同为川渝双城经济圈与东南亚的合作培养优质人才、注入新的合作发展活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廖礼彬指出:川渝两地地域相近、文化相通,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非通用语种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为两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院长罗文青详细介绍了学院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举措和显著成效。她强调,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非通用语种人才,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引进优质师资、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针对调研团队提出的泰语专业建设方面的主要调研问题,泰语专业主任梁老师分享了川外泰语专业的建设路径与成功经验,并特别就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何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的介绍。学院的中外泰语专业教师参加的座谈。座谈会后,调研团队参观了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相关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东南亚国家实验实训基地,与中外泰语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此次调研交流活动,双方就共同开展”专业+国别”非通发展互动,共谋川渝双城在非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共研共进达成了一致。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学科建设,采取多种举措加强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四川深化南向开放合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
图文:林青 审核人:白杨 许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