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十年漫长谈判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形成由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这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理应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可是泰国对此表现得十分淡定,媒体少有提及,好像事不关己,为什么会如此?
更何况RCEP成员国一直是泰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2021年泰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明显复苏,1-11月出口值合计达1,32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泰国出口总值的53.3%,其中泰国对韩国、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值分别同比增长38.8%、25.9%和10.4%%。
开泰研究中心认为, RCEP有助于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更加便利,如货物清关时间缩短至6-48小时,引进数字系统以减少通关手续重复等等。但是,RCEP贸易自由化框架下降低进口关税所带来的增量效益对泰国对外贸易的正面作用相当有限,因为泰国对上述国家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早已包含在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明显的直接利好将是泰国对中国和韩国出口的少量农产品、食品和部分工业产品,而间接利好是上述五国间贸易自由化使泰国有机会扩大与该五国之间的生产链相关产品的出口,如汽车及零部件、塑料粒料及塑料制品、化学品、橡胶及橡胶制品、电器和电子零部件等。
在投资方面,RCEP是一个庞大而全面的国际合作框架,覆盖所有15个国家的原产地规则将使今后该地区更具投资吸引力,有助于使泰国能够依附于分布在亚洲的全球生产链。然而,泰国能否因此而吸引到外商直接投资仍取决于其相对于同样从RCEP受益的东盟其他国家尤其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否存在竞争优势。可以确定地是,RCEP使泰国受益于外商扩大对硬盘驱动器、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组装和汽车等采用传统技术的制造业投资,但泰国在吸引新的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面临竞争,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而这正是泰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进入生产智能传感器、纳米级电子元件、产品和物联网中的处理芯片等S型曲线产业的关键所在。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中,投资环境的优劣是投资者关注的首要因素。因此,对泰国而言,当务之急是政府和民间各部门必须通力协作,以使泰国的投资环境比竞争对手更具吸引力,例如:1)订立或加入更多自由贸易协定以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尤其是竞争对手已加入而泰国尚未加入的贸易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与美国、欧盟和英国订立自由贸易协定;2)创造有助于提高经营灵活性的投资环境,使之成为应对技术变革的工具;3)做好支持虑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业务经营趋势的准备;以及4)政府部门推出促进持续投资S型曲线产业投资的措施。
文章来源:开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