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泰国边境和陆路跨境贸易出口总值为9,800亿泰铢,同比萎缩4.6%。尽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对中国、新加坡和老挝的陆路出口仍保持增长,反映出上述市场对泰国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受出口市场特定因素的影响,对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陆路出口均出现萎缩。
虽然泰国与中国并不接壤,但便捷的跨境交通网络使泰国对中国的陆路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过去五年,中国在泰国的边境和陆路跨境贸易出口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泰国对中国陆路出口总值创2,130亿泰铢的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35.4%,首次超过马来西亚跃居泰国第一大边境和陆路跨境贸易出口市场。2023年泰国对马来西亚的陆路出口总值为1,620亿泰铢,同比下降11.74%。其他边境和陆路跨境贸易出口市场依次为老挝、柬埔寨、缅甸、新加坡和越南。
泰国对中国的陆路出口角色日益吃重,2023年已占泰国对中国出口总值的18.2%(分为公路运输占17.3%,铁路运输占0.85%),高于2018-2022年13%的平均水平。不过海运仍然是泰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占比仍高达81.8%。
供需两方面的因素推动了泰国对中国的陆路出口大幅扩张并趋向持续增长:
泰国的新鲜水果对中国出口持续增长,源于中国市场对榴梿等水果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泰国榴梿对中国的陆路出口值高达930亿泰铢,同比增长81%。泰国对中国的陆路出口以新鲜水果为主(主要包括榴梿、龙眼、山竹、柚子、芒果、香蕉和菠萝),占52%,其次是橡胶制品/天然橡胶/浓缩胶乳(占18.3%)、硬盘驱动器(占12%)以及木材(占9%)。
经各个陆路口岸向中国的出口值均持续增长,反映出泰国产品可通过不同渠道满足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获得了市场商机。例如,水果可从那空帕农府和清莱府口岸出口,如果从廊开府口岸出口再经由中老铁路运输到中国比其他路线更快。
经由中老铁路向中国的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经中老铁路对中国出口值将达120亿泰铢,其中主要是水果,越来越多的水果出口转向使用这一线路。与耗时至少一周的海运相比,使用中老铁路运到中国西南和中部市场的时间只需1-2天。自2022年12月3日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经中老铁路运输的泰国水果对中国出口加快增长。2023年,泰国水果对中国陆路出口总值已达100.06亿泰铢,中老铁路已成为支持泰国水果出口到中国的重要通道。
需要快速运输并希望渗透中国西南和中部市场的产品将更多地使用陆路运输。近期陆续开通的连接泰国、老挝和越南的陆路运输线路包括泰老友谊大桥和多条公路都能方便快捷地将产品直接运往中国云南、广西等新市场,因此这条运输线路适合时效要求高的农产品出口。经陆路出口至中国的榴梿和山竹分别占对中国水果出口总值的68.1%和87.9%,硬盘驱动器的陆路出口值占比也高达84.7%,已超过海运出口值占比。
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24年对中国陆路出口总值将接近2,500亿泰铢,同比增长17%,继续持泰国边境和陆路跨境贸易第一大市场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泰国产品尤其是新鲜水果如榴梿、山竹和龙眼等品质上乘,可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通往中国的陆路交通网为泰国产品进入云南和广西等新市场提供了多条线路选择,尤其是经由中老铁路的快速通道将在泰国产品分销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开泰研究中心